主页 > 内痔

内痔的内治法和外治法

发布时间:2020-10-12

  内痔分为Ⅰ期、Ⅱ期、Ⅲ期。各期的症状不同,对应的治疗方法也不同。一般内痔的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。Ⅰ期、Ⅱ期适合保守治疗,Ⅲ期适合手术治疗。内痔保守治疗包括内治法和外治法。内痔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介绍。

  内痔的内治方法

  风伤肠络证:大便带血、滴血或喷射状出血,血色鲜红,或有肛门瘙痒,舌红,苔薄白或薄黄,脉浮数;治疗以祛风润燥、清热凉血为主,方药选用凉血地黄汤、槐花散加减:当归、生地、川芎、赤芍、黄芩、茯苓、陈皮、红花、甘草、生姜、五灵脂、炒槐花、侧柏叶、荆芥穗、枳壳等。

  湿热下注证:便血色鲜,量较多,肛内肿物外脱,可自行回缩,肛门灼热,舌红,苔薄黄腻,脉滑数;治疗以清热利湿止血为主,方药选用脏连丸加减:黄连、公猪大肠、地榆炭、仙鹤草等组成。

  气滞血瘀证:肛内肿物脱出,甚或嵌顿,肛管紧缩,坠胀疼痛,甚则肛缘有血栓,水肿,触痛明显,舌质暗红,苔白或黄,脉弦细涩;治疗以活血化瘀、理气止痛为主,方药选用活血散瘀汤加减:当归、赤芍、桃仁、大黄、川芎、苏木、丹皮、枳壳、瓜蒌仁、槟榔等;或止痛如神汤加减:秦艽、桃仁、皂角子、苍术、防风、黄柏、当归、泽泻、槟榔、熟大黄等。

  脾虚气陷证:肛门坠胀,肛内肿物外脱,需手法复位,便血色鲜或淡,可出现面色少华,头晕神疲,少气懒言,纳少便溏,舌淡胖,边有齿痕,苔薄白,脉弱;治疗以健脾益气、养血摄血为主,方药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:黄芪、人参、炙甘草、当归、橘皮、升麻、柴胡、白术、生地、赤芍、川芎等。


内痔的专业治疗导航地图

  内痔的外治方法

  熏洗法:以活血止痛、收敛消肿为主,方药以五倍子汤加减:五倍子、朴硝、桑寄生、莲房、荆芥等;或苦参汤加减:苦参60克、蛇床子30克、白芷15克、金银花30克、菊花60克、黄柏15克、地肤子15克、菖蒲9克等。

  外敷法:适用于各期内痔及手术后换药,以消肿止痛、收敛止血、化腐生肌为主,常用的有五倍子散、消痔膏等。

  塞药法:适用于各期内痔。具有清热消肿、止痛止血等作用,如痔疮栓等。

  枯痔法:分为枯痔散和枯痔钉两种。将含有腐蚀、收敛的药物直接涂于痔的表面,或插入痔核内,使其逐渐干枯、坏死、脱落。以达到治愈的目的。而枯痔散疗法,是将枯痔散直接涂于痔核表面,使痔核坏死枯干、脱落。伤口愈合。枯痔钉疗法是祖国医学治疗内痔的一种有效方法,用枯痔钉插入痔核内,使痔核坏死、脱落。枯痔散疗法痛苦较大,且枯痔散中含砷。有一定的毒性,目前临床上很少应用。而枯痔钉疗法对I、Ⅱ期内痔近期疗效尚可,但远期疗效尚欠理想,目前临床应用也不多。插药疗法的应用,近年来似有被套扎疗法和冷冻疗法逐渐替代的趋向。

  针灸法:针灸法是中医治疗痔疮的传统疗法,对I期内痔以出血为主要症状者有较好的疗法,选穴可根据中医理论辨证。常用的穴位有攒竹、燕口、长强、命门、气誨、昆仑、太冲等穴.亦可辨证选用。

  挑治疗法:是近年来我国医务工作者发掘、整理出来的民间疗法。挑治疗法主要有痔点挑治、穴位挑治、区域挑治三种,对I期内痔效果较好。

  自我按摩和气功疗法: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,对I期内痔以出血为主要症状者有一定疗效。方法有两种,一种是临睡前按摩长强穴,可明显改善局部血液循环;另一种是运用意念,有意识地向上收提肛门,每日60下,分2次进行,具有运化淤血、升提中气的作用。

  注射法:主要是以硬化萎缩非常为常见,将硬化萎缩注射剂注射至痔核粘膜下层静脉丛的间 隙内,引起化学性炎症反应,曲张的痔静脉丛也因静脉、静脉周围炎和进行性纤维组织增 生而逐渐闭塞、达到使痔核硬化萎缩的目的。但如注射太浅,可致局部坏死及溃疡;注射太深,可致损伤。

  结扎疗法:结扎疗法是指用丝线结扎痔核根部,以阻断痔核的气血流通,使痔核坏死脱落。结扎疗法分丝线套扎、贯穿结扎、胶圈套扎三种。手术的前一天晚上和手术当日晨用1gL箱肥皂水灌肠各一次。患者取侧卧位,用0.1%新洁尔灭或络合碘肛周消毒,铺无菌巾,局麻或腰俞穴麻醉后,消毒肛内,扩肛,充分暴露痔核。用弯血管钳夹住痔核基底部,用7号或10号丝线于止血钳下方结扎痔核、特大痔核宜用贯穿结扎法,用持针器夹住已穿有丝线(7号丝线)的缝针,将双线从痔核基底中央稍上穿过,将已贯穿痔核的双线交叉放置,并用剪刀沿齿线剪一浅表裂缝,再分端进行“8”字形结扎或“回”字形结扎。结扎完毕后,用弯血管钳挤压被结扎的痔核。